居家先生 MR.LIVING

AI Agent 智慧分流打造「資深銷售顧問」客服體驗,每月節省 160 小時人力!

在台灣家居市場以「北歐設計家具」著稱的 MR. LIVING 居家先生,致力於維護高品質的客戶消費旅程,持續透過推動 OMO 線上線下整合,期許能達成最好的客服體驗。然而在積極拓大市場、品牌健康發展的同時,客單變多,團隊便不免俗地迎來了成長瓶頸── LINE 官方帳號的訊息量每月突破 16,000 則,讓客服人員面臨龐大壓力。
「每天都有大量重複的問題湧入,真人客服忙得焦頭爛額,但複雜需求仍需要人力解決。」居家先生技術長林宇凡回憶。這,就是品牌尋求 Crescendo AI 的起點——不只是回答問題,而是要智慧分流、同時支持銷售轉換。
透過與漸強實驗室合作,居家先生導入企業級 AI 對話互動平台 CAAC 的 AI Agent 解決方案。在 POC 實測期間,AI 已能處理日常文字訊息,並預估每月可為團隊節省 160 小時重複性人力,讓每一次顧客互動都成為品牌的成長機會。

人力客服的挑戰:當高互動轉為高壓力,客戶服務的隱形成本

重複性問題淹沒人力,客服成為「資訊中介」而非「服務者」

在導入 AI 之前,居家先生分析了超過一萬筆 LINE 對話紀錄,發現客服團隊的時間幾乎被重複性問題壓縮——顧客互動中有 86.8% 的第一則訊息是文字,其中 43% 屬於門市資訊、發票、付款、保固、配送等基礎問題。

這些內容雖然簡單,卻佔據了客服近半的工作時間;每天平均需處理超過 16,000 則訊息,專員往往忙於回覆 FAQ、查詢訂單、複製範本,時間被「機械式對話」消耗殆盡。長期下來,客服的角色逐漸從「顧客關係經營者」變成「資訊中介者」,無法真正理解顧客需求或主動引導購買。

這不僅影響了服務品質,也削弱了團隊的成就感與專業價值。

「我們不希望客服被困在回覆 FAQ 的迴圈裡,卻沒時間理解顧客的真正需求。」這句話不只是居家先生在導入漸強前的真實心聲,也是許多傳產在數位轉型初期的共同焦慮。

跨部門的溝通黑洞,導致職能分工斷裂、客戶體驗不一致

除了重複性問題帶來的負擔,更棘手的是「跨職能」協作難題。在居家先生的對話紀錄中,有 57% 的顧客詢問屬於進階需求,像是訂單修改、維修安排、優惠合作或風格搭配建議。

這些問題往往同時涉及客服、銷售與設計顧問三個部門,但傳統流程下,訊息只能一層層轉接,導致顧客需要重複說明問題、等待回覆,體驗自然下降。

更深層的挑戰在於部門目標的不一致:客服被要求「快速回覆」、銷售著重「轉單成效」、設計顧問則關注「整體搭配滿意度」。缺乏共用平台與整合數據,讓這三者的工作脈絡難以對齊,顧客旅程因此出現體驗落差。

這種「職能黑洞」在高互動產業中特別常見,看似單一的對話,其實橫跨了多個流程節點,也因此成為了居家先生最希望改善的斷層之一。

高敏感議題需人工介入:與 AI 協作,必須在效率與信任間取得平衡

除了效率挑戰外,客服團隊還肩負著品牌信任的第一線。家具產業的售後服務往往牽涉金額高、情感強的議題,像是退貨、延遲、保固、維修等問題,一旦處理不當,就可能在社群上迅速發酵。

這也是居家先生在攜手漸強、導入 Crescendo AI 前,便意圖設定的明確原則。他們重視 AI 科技工具的應用,期待能讓客服品質與效率躍升,但也始終採取謹慎態度,強調真人客服在其中扮演負責把關的角色,從而定義了「AI 負責分流與資訊整理,真人負責判斷與安撫」的營運模式。

這樣的原則打破了現代人對 AI 的普遍迷思,讓 AI 不只是替代性的工具,轉而成為品牌最佳工作助理,兼顧效率與風險管理—— AI 可預先辨識顧客意圖、彙整歷史對話,讓客服能更快掌握狀況;但一旦偵測到情緒性字眼或敏感關鍵詞,系統會立即轉由真人接手。

▲ 漸強實驗室提供專業的 AI 潛力分析,協助判斷最適合品牌的 AI 服務與工具。

在我們分析一萬多筆 LINE 對話紀錄後,發現在客戶所傳的第一則文字訊息中,有高達 43% 的問題都是重複性的基礎詢問,這嚴重淹沒了我們真人客服的寶貴時間。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一個問答機器人,而是一個能精準分流、且能協助業務轉化的企業級 AI 助手。導入漸強實驗室 CAAC 的 AI Agent 解決方案,正是我們解決人力瓶頸、並提升服務品質的關鍵決策。

MR. LIVING 居家先生|CTO 林宇凡

人工智慧賦能人力客服,CAAC AI Agent 打造智慧分流與主動銷售

解方一:AI Agent 化繁為簡的智慧分流,降低重複工時

導入 CAAC AI Agent 後,系統能自動識別訊息類型,將 75% 的常見問題直接由 AI 回覆,包括門市營業時間、運送進度查詢與保固說明等。而對於 AI 無法判斷或訊息高度敏感的案例,CAAC 系統提供「主題控制」與「關鍵字偵測」功能,讓這些對話能在第一時間指派給真人客服。

這樣的智慧分流機制不僅協助居家先生節省每月 160 小時人力,還讓客服專員能更專注於高價值互動,提高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。

解方二:內部把控 AI 知識庫訓練,養出專屬於品牌的 AI Agent

想讓 AI 成為品牌第二大腦,首要任務就是載入大量的品牌資料與客服知識庫。在考慮導入的初期,居家先生就曾面臨「知識庫更新不便」的挑戰,擔心過去客服以 CSV 檔案整理的 FAQ,需要透過郵件或 LINE 提交給技術夥伴來更新,造成溝通成本高、時效慢。

有鑑於此,漸強實驗室提供了 Chatbase 串接後台,讓團隊能自行上傳網頁連結與檔案,並即時回饋 AI 回覆結果。

舉例來說,AI 曾在被問「泡芙沙發有什麼尺寸」時回覆錯誤內容。團隊即可在後台直接標註錯誤、補充正確 FAQ,下一次 AI 就能回答準確。這讓知識庫能不斷演進,也使 AI 的回答逐漸貼近品牌語氣與標準,彷彿讓品牌多了一位真實、可以成長的真人夥伴,而非一個難以駕馭的科技工具。

解方三:跨部門協作的「AI 教師團隊」,讓 AI Agent 成為全方位專業顧問

居家先生對 AI Agent 所賦予的期待,並不只是回答常見、入門級的疑問,而是要能服務更深層、多元的客戶需求。為此,居家先生成立跨部門的「AI 教師團隊」,由客服、行銷、產品人員與工程師共同管理知識庫與策略設定:

  • 工程師負責對話數據分析,找出高頻問題。
  • 客服主管調整知識邏輯與分類方式。
  • 行銷與設計部門則協助測試品牌語氣與對話體驗。

透過跨部門團隊合作,品牌建立了從訓練、測試到優化的循環流程,讓 AI 的準確率與應用深度不斷提升,進一步提升了 AI Agent 的回覆精準度,並減少轉真人的指令誤判。

「AI 教師團隊」策略體現了居家先生勇於擁抱 AI 的積極態度,身體力行地證明——導入 AI 並非單純技術更新,而是一場組織轉型。

75%

AI 回覆日常訊息

81%

高敏感訊息轉真人精準度

160

每月節省客服工時

展望未來:內外協作促成「AI 轉型」,打造線上線下 OMO 閉環

居家先生強調客服中的「人性」參與,致力於找出與 AI 共同成長的道路。為了持續提升真人客服的效率與品質,他們選擇先以 「Co-pilot 協作模式」 為核心,讓 AI 成為真人客服的得力助手,而非獨立前線,並陸續導入到各門市業務中。

「我們希望 AI 不是取代人,而是幫助人更快理解顧客,讓客服回到真正的服務本質。」

這樣的協作不僅提高日常效率,也開啟了 AI 與團隊「共學」的新循環:客服的修正成為 AI 持續優化的教材,AI 的建議亦不斷提升整體回覆品質。

特別的是,居家先生與 AI 的協作模式,恰恰是漸強實驗室即將上線的 AI Copilot 所期待回應的願景。

AI Copilot 賦能真人專員,「建議回覆+自動摘要」優化服務流程

與對外的 AI Agent 智能客服不同,漸強實驗室即將上線的 CAAC AI Copilot 協作功能,旨在大幅提升內部真人專員的服務效率與品質。

AI Copilot 的核心功能包含:

  • 建議回覆(Suggest Reply):根據客戶的即時來訊內容與情境,AI Copilot 會自動建議數條最相關、最精準的標準化回覆文字或推送相關的訊息範本。這讓真人專員無需耗費時間手動輸入或查找資料,可一鍵回覆,大幅提升服務效率。
  • 自動摘要(AI Summary):針對複雜或冗長的對話紀錄,AI Copilot 能在對話結束時或專員需要轉交前,自動生成對話摘要並分類主題。這不僅能節省真人專員耗時的行政作業,更確保了後續接手的同事或主管能迅速掌握問題核心,提供無縫的客戶服務體驗。透過 AI Copilot,真人專員得以將重複性的機械工作交給 AI 處理,將更多精力專注於需要同理心、專業判斷及銷售顧問的進階問題上,使人機協作發揮最大價值。
▲ AI Copilot 能根據客戶需求提出建議答覆,並且整合歷史對話紀錄,讓真人客服即時掌握對話。
AI Agent 再升級,從客服助手(Support)走向銷售顧問(Sales)

隨著 AI 表現逐漸穩定,居家先生計畫讓 AI Agent 從輔助角色,進化為能主動推動業績的「資深銷售顧問」。屆時,將不只有現在的 AI Support Agent,也會有 AI Sales Agent 作為業務角色主動推薦產品與優惠,用智慧銷售促進實際的轉換率。

舉例來說,當顧客詢問沙發的材質、尺寸或預算時,AI 會根據對話內容自動推送商品卡片與比較資訊,形成「顧問式推薦」,讓每一則訊息都具備成交潛力。

▲ AI Sales Agent 主動分析客戶的複雜性需求,提供綜合比較、建議商品資訊。

除此之外,AI Copilot 的智慧搜尋商品(Search Product)功能,更是能恰到好處地將對話轉為銷售機會。智慧搜尋商品(Search Product)功能的核心價值在於:

  • 無縫商品查詢:當顧客在對話中詢問特定商品(例如:「你們有電動沙發嗎?」或「我想看貓抓布的椅子」)時,AI Copilot 能即時連接品牌後台的商品目錄資料。
  • 即時產品推薦與比較:不只回答「有」或「沒有」,而是能根據顧客的需求,即時推送商品卡片、詳細規格、甚至是多款商品的比較連結。這消除了客戶在不同網站或應用程式間切換查詢的斷點。
  • 推動售前轉化:透過將商品資訊的查找時間縮短到即時,並提供視覺化的產品卡片,有效地將對話的下一步引導至查看產品詳情、加入購物車或預約門市等高價值行為,直接推動潛在客戶的售前轉換。
▲ AI Copilot 的智慧搜尋商品功能,讓真人客服可以省時省力地從龐大資訊庫中挑選對的商品。
推動售前售後的雙向升級,打造線上線下的智慧 OMO 閉環

隨著 CAAC AI Agent 系統在 POC 階段取得顯著成果,MR. LIVING 居家先生與漸強實驗室的合作目標,將從單純的「效率優化」轉向「業務增長與服務革新」,打造線上線下智慧 OMO 閉環,並讓 AI 在售前/售後雙向升級:

  • 售前角色:AI Agent 成為資深銷售顧問
  • AI Agent 的核心職責將不僅限於回覆,而是要主動參與顧客旅程,使線上互動能自然導流至線下體驗與成交。居家先生預期,未來將有超過四成的進線問題由 AI Agent 處理,藉此讓人力能投入更高價值的銷售與顧客經營。
  • 售後角色:AI Copilot 賦能內部高效協作
  • 在售後階段,期待能讓 AI Copilot 解決方案成為品牌的最強內部助理,大幅減少資訊斷層與重工成本,協助團隊投入在更需要人力參與的個案處理上。

「我們希望 AI 不是取代人,而是成為第二雙手,幫助團隊更快理解顧客,專注在需要人工判斷與溫度的地方。」

展望未來,居家先生將逐步把這套 CAAC 系統導入至各地門市,讓 AI Agent、線上客服與門市顧問形成三方協作,持續在效率與信任間找到完美平衡,重塑服務與銷售的關係,讓「每一次對話」都能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。

最終,AI 將與品牌共同實踐那句使命——

「提供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北歐質感設計家具,實現更美好的生活。」

不能僅找幾個客服人員推出來執行,就覺得計畫會很成功,那是不可能的。 我們不能把這件事情認知成,只是把公司現有的 FAQ、客服程序文檔整理出來這麼簡單; 給予 AI 的知識庫,就像老師在教育學生一樣,我們必須思考的是,如何可以組織一個能自我驅動、且能持續改善教材的教師團體。在這些過程中,我們試圖在尋找如何 1+1 大於 2 ,透過不同團隊的合作找出一個可持續改善的組織模式。

MR. LIVING 居家先生|CTO 林宇凡